“游吟”一名源自“Troubadour”。即指十一世纪末叶及十二世纪中叶期间,法国南方、北方及德国等处非常流行游行演唱,有诗人兼音乐家的所谓爱情歌手、游吟诗人。
1973年新加坡教育部在成功举办 “五校联合音乐会”之后,从五间华校中精选三十多位唱员成立了“校际合唱团”,四重唱成员都是当时的骨干团员。1975年“校际合唱团”改名“青声合唱团”,当时在新加坡电台及电视台主办的“歌乐争辉”比赛中,组成了11人的男声小组并首次以“游吟”为名参赛,结果“游吟男声小组”脱颖而出,夺取了合唱组的冠军;1983年在新加坡电视台主办的“斗歌竞艺”比赛中,由6人组成的“游吟-流星小组”又再次夺冠。之后,基于对歌唱艺术的热爱及为推广四重唱的演出形式,小组遂正名为“游吟四重唱”,正式成员是叶顺云(男高),陈铭孝(男次高)、张振兴(男中)和丁友岩(男低), 伴奏曾培双。
尽管成员都是业余歌手,可他们对歌唱的热诚却是叫人不得不刮目相看的。四重唱组成后,在80年代他们一直积极地练习并受邀参加超过20场以上的演出,如多场青声合唱团常年音乐会、留台校友会常年聚餐会、丰顺会馆年会和中秋联欢会、福州会馆中秋联欢会、颐年中心联欢会、青声与颐年交流晚会、PWD音乐晚会、MRTC联欢音乐会、加基武吉联络所文艺表演会等等。工作忙碌,并不曾成为他们的阻碍。1989年9月24日,他们甚至在新加坡发展银行礼堂呈献了一场完全由“游吟四重唱”独当一面的公开演唱会,被新加坡音乐家郭永秀先生评为“难得一听的四重唱”成功演出盛会。2006年3月14日游吟四重唱与女高音周明伦在维多利亚音乐厅联合呈献了一场“心的旋律”专场音乐晚会。2007年8月3日游吟四重唱又参加了新加坡华源会在维多利亚音乐厅主办的演唱会演出。。。
张振兴,新加坡注册专业土木工程师,丰顺客家人。从小喜爱歌唱,曾个人或组织小组参加各项比赛并获奖,启蒙老师为男高音齐文洋与女中音朱林妹,曾师从女高音蔡凤花、男中音蔡慧昆、女高音周明伦门下学声乐。一直在“游吟男声四重唱”唱男中音,2004年起开始活跃于客家会馆并积极推动歌唱活动。新加坡客家歌谣演唱观摩会由2004年至2011年已进入第八届的主办,张振兴一直是其中的主要推动者,其中衍生出来的客家歌唱活动包括与芳林公园联络所配合华族文化节举办的“戏曲满芳林”- 客家之夜,以及和马来西亚新山客家公会配合的“新山古庙游神会”- 客歌演唱表演都已连续举办了五届。作为客歌推动者,张振兴也写词,作品有新加坡客家五句板习作“中秋颂”,与中国广西一级作曲家黄有异等联合填词的“南洋月光光”等等。2010年张振兴出席第四届中国(梅州)国际客家山歌文化节参加12月16日的表演赛,其“南洋月光光”演唱获颁金奖。
张振兴目前是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文娱股主任,负责南洋客属总会华乐团、合唱团与山歌班的活动协调,并兼“促进新加坡客家歌曲中央协调处”主任。张振兴同时也担任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文化艺术组副主任,新加坡客属张氏公会荣誉主席暨副会长,丰顺会馆总务与丰永大公会总务,非常热心推动宗乡会务。